2022 AYDA Awards 台灣賽事完整報導

22/23 亞洲青年設計師大獎賽
台灣金獎出爐!
跳出框架、打破威權,設計力讓台灣自由無拘

22/23 AYDA Awards金獎得主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蔡沛淇作品〈日常嚮往〉

全亞洲歷史最悠久的國際級青年設計師競圖比賽「亞洲青年設計師大獎賽」(ASIA Young Designer Awards,簡稱 AYDA Awards),22/23年度以主題《回歸初心:重生》,廣邀青年設計師們提出建築與空間設計在疫情後的全新視野。台灣於2022年12月3日在台北忠泰講廳 Jut Hall 舉行決選,經過評審激烈討論,最終由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蔡沛淇,以綠化打破中正紀念堂威權象徵的設計勇奪金獎;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王怡雯與吳孟璞以挑戰階級的超現實澡堂計畫榮獲銀獎;銅獎則是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林奕辰與賴柏伶以逆襲社子島築堤防洪計畫獲得青睞。金獎與銀獎得主也將在2023年代表台灣前往越南,與全亞洲16個城市金獎同學共同競逐亞洲最高榮譽白金獎。

22/23 AYDA Awards 決選評審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邱文傑(右一)、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理事長梁豫漳(右二)、Oct & Associates 拾集設計協同主持人劉一駿(左二)、香港商立邦塗料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金念慈(左一)

回歸初心,建築設計與生活必然息息相關

在年度主題《回歸初心:重生》的提示下,本屆參賽作品有別於前二年受限疫情而生的設計,回歸設計師對社會的長期觀察,以及如何回應社會所需面對的問題。因此,本屆決賽屢屢出現讓評審心有所感的場域,包括少年觀護所、中正紀念堂、淡水河水岸、澡堂等等,所探討的主題也相當多元,從氣候變遷、空氣污染到社會階級、新公共空間型態,甚至是面對同一議題都各自有不同的表達態度。由此可見,當前台灣建築與室內設計青年設計師們所關心的事情,不再限於建築本體,更多方關注生活環境、社會議題,甚至是攸關全世界的發展現況,再以設計來回應這些議題,致使計畫不僅擴及到都市面、策略面甚至是機制上亦多層次思考,展現青年設計師公民意識的同時,更見識到年輕人企圖使社會共榮共好的決心,而這些企圖也受到評審們高度讚揚。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蔡沛淇勇奪22/23 AYDA Awards台灣金獎,左為決選評審邱文傑、右為決選評審金念慈

借自然力打破威權,環境與政治也能並存思考

榮獲金獎的蔡沛淇觀察到,在經歷疫情封鎖後,許多人對平凡與自由的生活,有著更高的嚮往,這是一種群體社會的本質,也是個人身心療癒的需求。因此,〈日常嚮往〉基地選址於台灣擁有最大廣場、同時最具威權象徵的中正紀念堂園區,透過抬升基地、改變中軸線、創造多層次綠帶設計,賦予基地嶄新的生命力;一方面紓解日間高溫、緩解台北夏日嚴重的熱島效應外,另一方面也回歸廣場是藝文活動、假日休閒、創造歡樂的所在。試圖消弭沉重記憶、把自由歸還予社會的突破性設計,高度呼應了本屆主題《回歸初心:重生》,勇於觸及高度政治性的都市空間規劃議題,大膽突破框架的設計果然一舉奪下金獎。

22/23 AYDA Awards 台灣銀獎得主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王怡雯、吳孟璞作品〈華西街57巷:匿名澡堂〉

跳脫既有思維,讓自由成為一種選擇

呼應《回歸初心:重生》主題,王怡雯、吳孟璞大膽以澡堂文化切入,探討不同社會階級如何在同一場域滿足需求。作品〈華西街57巷:匿名澡堂〉選址在容納形形色色人們的華西街夜市旁,以一棟彷若蒸汽龐克、宮崎駿電影裡才會出現的蒸氣澡堂及免費、付費兩個入口,用輕盈的手法觸及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強烈對抗。

至於林奕辰、賴柏伶則著眼於逐漸逼近的海平面上升問題,作品〈Submerged City〉直指首當其衝的社子島,試圖在不斷加高提防的作法外,尋求一個人與水共存的機會,更形成一處自然循環的親水文化場域。

22/23 AYDA Awards 台灣銅獎得主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林奕辰、賴柏伶作品〈Submerged City〉

旨在激發亞洲青年室內設計和建築設計創新能力的國際競圖比賽AYDA Awards,透過更高層級的議題,在短短幾年內已為台灣青年設計師們帶來不同的刺激與想像。從本屆多件作品試圖指涉許多現實,從社會階級、都市空間到身體,議題在在突顯當代人們生活所面臨到的新問題,相當具有開拓意義。評審們也期許學生們能繼續深究、聚焦這些非常有意義的探問,期望未來能成為有益於社會的、更真切可行的方案,讓台灣設計能量走上國際發光發熱。